首页 · 快讯 · 正文

《汉字探花》上册出版 刘伟鹏:将汉字探析融合到历史地理等传统文化中来诠释

本报讯 《汉字探花——发现中国汉字之美(上册)》日前在京正式出版。《汉字探花——发现中国汉字之美(上册)》是《汉字探花》系列丛书的第一部。该系列丛书由中国当代教育出版社携作家刘伟鹏共同推出,全书成书一千三百页,初稿二百万字,手写书法手稿数千张,业内称其为“汉字研究史上恢弘之作”。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哲学史,一个汉字就是一段思想历程,一个汉字能讲述一个王朝的更迭史,一个汉字能读懂一座城,从汉字中能看到战争起源与发展,从汉字中能看到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汉字里有地理、历史,还有自然风物。”《汉字探花》系列以汉字溯源为核心,作者将汉字探析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环境中,用中国传统文化变迁、中国历史发展、以及战争、地理和自然风物等文化脉络来解析汉字义理,在多维度展示汉字立体形象的同时,充分表现汉字之美,“这种探析中国汉字文化的方式,历来十分少见。”在《汉字探花——发现中国汉字之美(上册)》发行期间,文化评论人王亚琴表示,历来对汉字的研究,都是将汉字作为单独的使用工具去理解,作者将汉字的发展与历史故事、古籍知识,山川地理等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这对提升中国人对汉字的兴趣意重大。

“汉字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人们对汉字的兴趣越来越弱,关于汉字的书籍总是摆在图书馆最不起眼的角落,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拯救汉字?”该系列丛书作者刘伟鹏表示,将汉字探析融合在历史等传统文化中来诠释表达,是考虑到当下大众对汉字的态度,希望选取这样更具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解读方式,来提升读者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汉字探花——发现中国汉字之美(上册)》以“汉字里的中国战争”、“汉字里的中国家庭”、“汉字里的中国都朝”、“汉字里的中国颜色”、“汉字里的中国风物”、“汉字里的中国农务”、“汉字里的山川河流”、 “汉字里的自然地理”为结构脉络。作者对每一个字的解析都运用了历史知识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做到一字为一史,一字一故事。

该书开篇详解汉字的千年变化之路,作者从汉字的发展,汉字与生活,汉字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造字的源头和造字的经历过程等方面着手,解答了汉字为什么是这样、汉字怎么会这么美、汉字怎样影响着中华民族、汉字在怎样影响着全人类、汉字当前所遇到的困境等问题。

在 “汉字里的中国战争”部分,作者通过对战争的起源、战争的变化、战争的手段、战争带来的伤害,等几个部分来阐释战争字的起源与发展,在解释说明与战争相关的文字发展的同时,也让读者清晰了解了古代战争的发展脉络,对战争的工具、谋略等都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这本书的“上下千年”部分,作者还以重笔墨叙述了汉字与《诗经》音韵的关系、汉字里的中国颜色、汉字里的中国数字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信息内容,对于帮助读者理解诗经、理解中国颜色、理解中国数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经》和汉字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们所处的境况几乎完全一样:都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正在进步而又不是完全成熟,有受欢迎的市场和土壤,同时大众的整体水平都不熟练。”刘伟鹏表示,《诗经》创作处于语言的懵懂青涩阶段,是语言叙事抒情唯美化的前夜,也是语言系统的极端功能的初始阶段。而文字在这一时期才刚刚从图画阶段转变成型,有了字的样子,功能也不全。“这两者在这一时期的相遇,真是一件有趣美妙而又可爱的事情。如同笨嘴拙舌的少年遇到了手足无措的少女,处处显露经验缺少而又有急切情感的痕迹。以诗经叠词的运用为例就可以看出,在文字的诗的初始阶段,双方的结合,呈现的是一种原生态的、质朴的美感。语言和文字的不熟练带来的是更直接、更浓烈的情感表达状态。”刘伟鹏介绍到,《诗经》收集是的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这与汉字的发展时期基本同步,汉字在这一时间的发展,正处于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转变的阶段,文字的发展正进行飞速发展时期。文字的发展直接影响诗歌的发展。

至于对中国色彩的归类和阐释,作者用汉字的姿态之美来表达中国颜色,并对中国五正色与传统社会的秩序以及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用色彩归类和认识世界,是中国人最具浪漫情怀的做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比中国人的先祖更具浪漫情怀,这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便可见一端。”作者从远古时代人们如何认知社会、如何沟通交流和传递信息等方面对色彩的归纳形成做了详解。特别是在“远古时代人们怎么对世界和宇宙进行归类和表达“这一部分,他将天和地与色彩的关系,对上下千年里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体系的变化作了充分介绍。“青天绿水,黑夜白昼、红的火焰和血液、黄的土地,他们把对生命与生活感知用颜色来进行概括,构成了原始人对整个自然界的基本色彩概念。青、赤、黄、白、黑,构成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五元素、五方位、五原色,清晰明了,秩序了然。用色彩来归类,对应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包括宇宙、社会和生活,无不纳入其中。把归纳和总结做到如此清晰又浪漫,还能在生活里一一找到对应,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而在“汉字与自然万物”部分,作者从人类与动植物的远近关系出发,从字源发展的角度,阐释了动物与人、植物与人关系变化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动物字、植物字的来源,还可以了解中华文化中一些具有代表性动物文化与植物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一个字了解一种动物的来龙去脉,一个字了解植物的起源,一种动物图腾、一种植物群类,都可以在一个字中找到答案,这种文化融合,非常有意思。”书评人王小川表示。

“一般读者对《诗经》中生僻字和读音的来源和运用等知识都会比较模糊,以汉字为核心来解读《诗经》中字词的运用规律,以及《诗经》中部分生僻字的读音来源,能让读者知道《诗经》中每一个字的运用都最不是孤立的行为。”王小川表示,“书中对中国色彩的归类和阐释,也有完整且具有趣味的表达,特别是作者用汉字的姿态之美来表达中国颜色,让人读来满目清新。不仅如此,作者还对中国五正色与传统社会的秩序以及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观点独到新颖且富有趣味。”

《汉字探花》系列丛书主题背景强大,结构题材厚重。按结构脉络来看,每一部书都是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主题,以汉字为核心,能让读者从汉字出发,理解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读者在学习了解字的同时,能把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都朝变化,历史城市变迁,战争史等等再系统梳理一遍,达到自然掌握的目的。

“从汉字发展间能看到华夏民族自然文化和历史变迁。用历史故事讲述汉字,更有助于激发读者对汉字的兴趣。”书评人王亚琴表示,书中所选用的每一个字都关联着生活,且每一篇章关联的古文都是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篇章。其字和文,实用性强,对读者有自然贴近的特性,能让读者自然关联到每一个字背后的文化部分。

在解析汉字意趣时,《汉字探花》充分运用了展现汉字姿态之美的方法。其字体书写都由作者完成。作者从小练习书法,其对书法各个阶段的变化理解,能帮助《汉字探花》将书法的“美”和汉字的“妙”结合起来。其将每一字的都用最美书体表达,从姿态之美延伸到字义、字音之美,让读者从审美的角度提升兴趣、加深理解。

在新闻单位工作多年的经历,使刘伟鹏对文字的态度严谨认真,对历史文化现象的观察深刻隽永,对历史中的个体命运充满敬畏感,其文字在轻松中饱含悲怆的力量。《汉字探花》系列的整体语言风格轻松幽默,对汉字的奥义以深入浅出、轻松自如的语言表达,文中段落句子常常让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将汉字的探源变得轻松有趣,不枯燥,有意思,这一点是作者与历来汉字研究者最大的不同的地方。

据了解,《汉字探花——发现中国汉字之美(下册)》也将于近日推出。《下册》以“从动物与人的关系讲述汉字文化”、“从汉字中看王朝更迭变幻”、“在地理空间看古城风流云散”、“从汉字中探析先贤精神世界”为主题,内容主线更为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