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汉字田园”以汉字为统领,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教育设施为一体,戛戛独造,在众多园林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步入田园,园中套园,景中有景,各美其美,蔚为大观。
“汉字田园”的梅园别具风韵
在博大精深的汉字体系里,木字旁、草字头的汉字是一个庞大的系列,而园林就是这类汉字鲜活的集中展示地。植物的花卉不仅是美的化身,也是情感与精神的寄托物,其中梅花最具代表性。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梅文化历久弥新,寄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
神州各地遍植梅花,五大赏梅胜地的梅花各标风韵:庾岭之梅迎春先喜,孤山之梅清疏幽冷,罗浮之梅美若仙女,邓尉之梅古雅清奇,西溪之梅天姿疏放。全国各地的梅园数不胜数,汉字田园的梅园则重在挖掘梅花的文化内涵,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兼具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梅是春神、喜神、美之神,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我认为,梅花主要具有两大文化特征:一是坚韧、高洁的气节。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云:“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梅花傲骨耐寒,能在百花凋零的冬季开花,且花形雅致宛若清寂无瑕的美人。二是具有“五福”吉祥的象征意义。梅花的花瓣多为五片,寓意“五福俱全”。
国人喜欢梅花,从果实食用、花色欣赏到文化象征,形成了独特的梅文化。古人植梅造园,常以苍松、翠竹为伴,构成一幅傲雪凌霜的“岁寒三友图”。“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许多人是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读到王安石这首咏梅诗的。一个“梅”字,一枝梅花,可引导孩子们在赏梅中学习文化,陶冶性情,升华境界。踏访梅园,四时俱佳。春可赏梅之花,夏可饮梅花酒,秋可诵咏梅诗,冬可踏雪寻梅。学童可以于此学习花卉植物系列的汉字,欣赏以梅花为主题的诗词书画作品,了解梅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与梅相联系的典故不胜枚举,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由此可知,梅之为物可调鼎和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因以“调羹”为喻,大则指治理国家政事,天下太平;小可喻指和谐美好的家庭日常生活。我们的小小梅园也弥漫着和美乡村的浓烈气息。
梅花并非一花独秀,与梅为伍者,有三友四君子五十客。所以说,梅花也是万物共荣的象征物。“俏也不争春,只把春老报”,梅花期待的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北魏有个名士陆凯,曾把一枝梅花寄给好友范晔,并赋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汉字田园有梅园,梅花朵朵绽笑颜。来吧!我们也要把春天送给光临汉字田园的每一位朋友!(王殿明)
02-20 16:24
02-20 16:23
02-20 16:20
02-20 16:17
02-20 15:43
02-20 15:38
02-20 15:02
02-20 15:00
02-20 14:59
02-20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