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为何中国平安保险呼吁分拆汇丰银行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22年5月4日

       自马克•塔克(Mark Tucker)于2017年9月加入汇丰以来,该股已下跌33%,在2020年9月触及25年低点。英国《金融时报》©蒙太奇/法新社/盖蒂

       20年前,汇丰(HSBC)进行了一次大胆的赌博,斥资6亿美元收购了平安保险(Pingan)10%的股份,对一家中国保险公司进行了资本重组。

       这一风险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2年出售这些股份时,该行净赚了26亿美元。

       但10年后,平安保险已成为汇丰的最大股东,并呼吁进行汇丰157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重组——将亚洲和西方业务分拆。

       汇丰驻香港的一名顾问表示:"汇丰曾是平安保险最大的外部股东,这一事实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现在形势逆转了。"

       自汇丰投资平安保险以来,它们的命运发生了逆转。平安保险已成长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保险公司,市值相当于1220亿美元,几乎与汇丰(HSBC)1310亿美元的估值相当。

       自2017年汇丰股价暴跌以来,平安一直在增持这家英国银行的股份。最近几个月,平安在香港举行的一系列会议上采取股东行动,震惊了汇丰首席执行官诺埃尔•奎因(Noel Quinn)和董事长马克•塔克(Mark Tucker)。

       汇丰(HSBC)与中国股东之间的不和,是该银行遭遇的一系列地缘困境中的最新情况。汇丰总部位于英国,但其约三分之二的利润来自亚洲。目前汇丰(HSBC)大举投资"转向"亚洲,将其一度的全球雄心重新聚焦于香港和中国内地。

       平安保险对此表示,这种"平衡的行为"拖累其股价,声称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独立亚洲企业将拥有更高的盈利能力、更低的资本金要求和更大的决策自主权。

       一名接近汇丰的人士表示,分拆可能会降低该行未来容易受到任何一方的监管风险。

       汇丰其他大股东的反应不一。十大股东之一表示,平安保险的提议"很有意思",因为汇丰的结构已变得站不住脚。

       持有汇丰1.3%股份的Abrdn亚洲主席杨休(Hugh Young)表示:"这在商业上是不合理的,但如果在地缘层面遇到较大的困难,那么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会考虑(分拆)。"

       汇丰与平安通过最高层领导人保持着密切联系。汇丰一直在亚洲发展自己的保险业务,这意味着平安保险是汇丰的竞争对手。但Mark Tucker通过与平安保险创始人兼董事长马明哲(Peter Ma)的私人关系,鼓励了两家公司的合作。他与马明哲相识已有20年。

       Mark Tucker为马明哲及其战略团队组织了多次讨论,出席讨论的包括汇丰的首席执行官等高管,甚至邀请马明哲在亦一场汇丰董事会晚宴上发言,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英国《金融时报》。

       平安保险并非首家要求分拆汇丰的股东,但凭借其9.2%的股权,及其在中国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地位,平安保险是迄今最具影响力的股东。

       平安的一位前高管表示,这家保险公司提出分拆业务当然有其自身的动机。

       自马克•塔克(Mark Tucker)于2017年9月加入汇丰以来,该股已下跌33%,在2020年9月触及25年低点。

       然而,了解过去的人士表示,最后一根稻草是在2020年初Covid-19大流行开始时,英国央行(Bankof England)禁止英国银行支付股息。平安保险——以及汇丰的数千名散户股东——无法获得他们赖以为生的股息,他们对此感到愤怒,扬言要提起诉讼。

       这个问题对平安保险至关重要,因为它通过寿险部门持有汇丰,利用通常可靠的汇丰股息来抵消其长期保险负债。

       即使在去年恢复派息时,也被设定为每股25美分,是该行2018年前支付水平的一半。上述知情人士说,由此给平安的收益带来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保险公司决定开始公开游说分拆,而不是在幕后推动。

       分拆是很难做到的

       在日益两极分化的世界中,汇丰的地位已笼罩该行数十年。

       它上一次正式处理这一问题是在2015年,当时英国提出可能举行脱欧公投。当时,汇丰对将总部从伦敦迁至香港进行了审查。一名参与评估的人士表示,在过程结束时,该公司没有做出任何调整,"因为股东担心,该银行的市值远远高于香港的经济规模"。

       这位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不得不成为汇丰的"最后贷款人"——如果汇丰陷入财务困境,它将求助于这家机构。

       汇丰董事会还征求了包括亨利•基辛格在内的专家的意见,认为总部搬迁将过于复杂和昂贵。汇丰银行将不得不迁址,重新发行自金融危机以来发行的数千亿美元可吸收亏损的债券。

       Autonomous的分析师表示,这些担忧在7年后依然存在。

       "我们看到了重大的法律和障碍……汇丰的资本结构使得迁址或分拆非常棘手,"分析师Manus Costello表示。

       这一警告与周二多数分析师的悲观情绪一致,称汇丰可能面临巨额重组成本,且亚洲以外业务收入较低。汇丰(HSBC)在伦敦的股价上涨1.6%,部分原因是,平安的举措将迫使该行采取其它行动,比如更快地退出亏损的美国零售银行业务,以及削减其它表现不佳的业务。

       然而,拆分汇丰的最大障碍可能是其庞大的美元清算业务。汇丰自2000年以来一直是香港唯一的美元结算机构,也是全球五大跨境交易清算机构之一。

       Costello表示:"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反对批准一项交易,即全球很大一部分美元清算业务将转移至一家在香港注册的实体。"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这种情况下,汇丰的业务规模将被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