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楼一位居民行动不便,常年卧床不起,需要上门采集核酸样本。”陈敬雷打电话给医护人员。
“没问题,我马上去。只是手机快没电了,急需充电宝。”对方回复。
“有,安卓还是苹果?我包里啥接口都有。”陈敬雷说。
4月20日,正在邯郸市鸡泽县椒乡南社区戎新花园小区采集核酸的临漳县医护人员因手机电量不足,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敬雷及时提供充电宝,解决了难题。
看着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从双肩包往外拿充电宝的陈敬雷,医护人员半开玩笑地说:“您这包里有碘伏、棉签和创可贴吗?我的脚磨破了。”“你别说,还真有。”陈敬雷一本正经的样子让医护人员忍俊不禁。穿着臃肿的防护服不便操作,医护人员随手把陈敬雷掏出来的“治伤小三件”装进了口袋,笑着说:“我回去再用。”
要啥真有啥,看起来真不是开玩笑。核酸检测完毕后,在大家再三争取下,陈敬雷打开常背的双肩包,一样样把东西掏出来,把人都看“傻”了。“指甲刀、创可贴、卫生纸、湿巾、钥匙、碘伏、棉签、剪刀、充电宝、各种数据线、记事本、会议记录本、桶装方便面,还有一张结婚照。”戎新花园小区居民小光说,简直就是一个杂货铺,常用的小物件啥都有。
陈敬雷边泡方便面边说:“第一次做核酸时就遇到医护人员中途手机没电的情况,当时我就决定,一包搞定,‘包’治百病。”
充电宝能急用,“小本本”的作用也不小,记下社区群众的烦心事,办成了一件件群众满意的暖心事。“我父亲常年卧床不起,一年四季离不开药,疫情发生没几天药就断了,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父亲,我坐立不安、心急如焚,不得已我联系了陈主任。”15号楼一位居民说,“没想到陈主任二话没说就带我到台头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我和陈主任并不认识,更别提交情,但是他却把我家里的事记在笔记本上,放在了心上,亲兄热弟也不过如此。”
这样的“小事”还真不少。一位居民常年服用精神类药物,陈敬雷就开车帮他协调拿药。类似的小事做多了,尽管隔着口罩,小区居民都知道有个“背包”主任特热心,也更加配合社区的管理。曾经在戎新花园小区采集核酸的大名县医护人员说:“这个小区的居民素质很高,好多居民做完核酸都会给我们说一声‘谢谢!’”临漳县医护人员说:“这个小区的志愿者最多,每天五点半我们一到,志愿者的喇叭就喊了起来,而现在做核酸也从最初的上午11点结束到现在的9点结束,整整缩短了两个小时,真棒!”
看着大口吃着泡面的陈敬雷,志愿者老乔指着那张结婚照说:“陈主任的妻子在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上班,他们快一个月没有见面了,别看相隔千把米,有时连个电话都顾不上打。”
“我的工作就是给社区服务,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要想让大家安心,就要对大家用心,所以每件事都要记下来。我们付出多一些,大家的生活就会好一些,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没啥好说的。”陈敬雷笑呵呵地说。
(供稿单位鸡泽县鸡泽镇人民政府)
04-24 09:49
04-24 09:07
04-24 09:06
04-22 17:28
04-22 17:08
04-22 17:01
04-22 16:45
04-22 16:45
04-22 16:38
04-22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