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清明祭烈士,鲁苏沪41所学校学生齐聚线上“云祭扫”

       至今思英烈,清明祭烈士。4月5日,来自山东、江苏、上海的41所学校的数千名学生通过ClassIn平台云祭扫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金,传承爱国精神。

       其中,全国37所学校以学生个人的方式参与,德州4所学校以线下班级的方式参与。此外,20000多名学生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观看了本次“云祭扫”。

图注:来自全国的学生,对着云端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鞠躬默哀一分钟。

图注:山东省庆云县的五所学校的学生,云祭扫烈士纪念塔并起立鞠躬默哀。

       “塔身正面中部,镶嵌着九个镏金大字,是由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塔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徐州博物馆001号志愿讲解员、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志愿者郝心耀是本次“云祭扫”活动的讲解员。

       郝心耀直播讲解称:“在浮雕右下方有一个特写:数名解放军战士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肩膀架起浮桥,让战友们能够快速地通过一条河流,继续追击敌人 …… 北侧浮雕由3个画面、27个支前群众的英雄形象组成。生动表现了解放区人民群众,历尽艰险,随军转战,日夜兼程,奋勇支前的动人情景。”

图注:同学们上传自己的“感悟”到线上的“追思留言墙”上。

       聆听讲解、互动答题、集体默哀、云端献花、追思留言……在细致周密的环节下,学生们了解了淮海战役的历史,感悟出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凭空而降的,而是靠着无数革命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上海天山一小的李昊颐同学表示:“通过今天的云参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我了解到很多淮海战役的故事,也被革命烈士的事迹所感动,没有他们的英勇无畏奋不顾身,就没有我们今日的美好生活。我们走进ClassIn教室,和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们、小伙伴们云端相聚,缅怀先烈,我觉得特别有意义。近期我们上海的疫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援,每次做核酸,我看到来自各地的大白,心中都特别激动,充满感谢。祖国就是一个山水相依,心心相连的大家庭,我相信全国上下共同守护,上海这场战疫必胜。”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的赵艺婷同学说道:“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都是因为有无数伟大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平静生活,我们应该把他们当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今天的这场线上扫墓活动,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淮海战役的知识,最让我动容的便是十人桥的故事了。十名解放军战士在冰冷的河水里,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支撑,架起一座‘人桥’。在默哀一分钟时,我带着对烈士们感恩与尊敬,缅怀他们。我们作为学生要好好学习,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将来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疫情肆虐神州大地,许多城市的同学们原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停课不停学,居家依然可以完成清明祭扫的活动。在2022年清明节来临的时候,我们相聚云端,把原本应该有的清明节活动坚持下去。”郝心耀表示:“不单单是坚持,更是创新,ClassIn让同学们有机会走出居住的城市,走向更旷阔的神州大地,去倾听更多的英雄故事,去了解更多的英烈传奇,去更远的地方开展清明祭扫的活动。”

       直播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也在留言区敲下了自己的“感悟”。

       “向烈士致敬,没有当年的你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谢你们,再一次向您们致敬!!!”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生命换来了,虽然你们已经不在了,但是您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有你们的奋不顾身,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致敬!”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向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向你们致敬,向你们伟大的革命精神致敬,我们将珍惜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和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力争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据悉,本次活动也是“红色基因系列活动”之一。通过科技与教育的联姻,将党史作为素材带进学生课堂,使信息技术内化为现代思政课堂的革命性力量,致力于实现党的优良育人资源的开放式整合、跨时空利用,有机融合党史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有力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引导广大青少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