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股 · 正文

格灵深瞳IPO:中国石化输血,实控人和高管掏空公司利润?

导语
来源: 企业观察网 
历经生死危机的网红AI公司格灵深瞳,将要接受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现在,格灵深瞳整个团队都认为,这是决定公司能否翻身的关键一步。
科创板官网消息,科创板上市委定...

来源: 企业观察网 

历经生死危机的网红AI公司格灵深瞳,将要接受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现在,格灵深瞳整个团队都认为,这是决定公司能否翻身的关键一步。

科创板官网消息,科创板上市委定于11月9日审议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灵深瞳)的首发申请。此次科创板IPO,格灵深瞳拟募资10亿元。

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赵勇出自谷歌眼镜(Google Glass)最早期的核心研发团队,被中国顶级投资人真格基金徐小平、红杉资本沈南鹏、策源创投冯波给出千亿美元估值……2013年带着“贵族范儿”创立的格灵深瞳,却在之后的8年中连续亏损,走到生死边缘。

报告期内4年连亏6个亿,目前资本市场对格灵深瞳给出的估值仅为40亿元。

对于格灵深瞳这家公司,多位投资机构人士表示,通过其提交的招股书,可以看到格灵深瞳不断衰败的一个侧面和一些真实原因。闯关科创板、希望通过上市翻身,可事实上,格灵深瞳还存在持续盈利能力和技术实力差、高管侵蚀公司利润、多重关联交易下利益输送等致命问题。

技术实力垫底 客户供应商各吃一家

企业要上市,持续经营能力是基本的生存条件。故此,一家企业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是IPO审核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也是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机构最看重的问题。

格灵深瞳是一家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公司,智源智能前端产品、灵犀数据智能平台及深瞳行业应用平台是其主要产品。报告期内,格灵深瞳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和商业零售三大领域。

从主要财务指标看,尽管报告期内,即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格灵深瞳的营业总收入增长较快,分别为5196.35万元、7121.07万元、2.43亿元、7218.80万元,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增速却与之严重不匹配,报告期内,格灵深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1亿元,-1.11亿元、3508.82万元、-4404.14万元;净利润更是连续亏损,分别为-7456.55万元、-4.18亿元、-7820.16万元、-5703.79万元。截至报告期末,格灵深瞳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亿元。

同时,格灵深瞳的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均存在销售收入或采购金额占比过高,且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变化大、缺乏稳定性的问题。

例如在智慧金融领域,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格灵深瞳终端客户仅为农业银行一家,来自农业银行的收入分别为468.68万元、2373.97万元、4697.09万元和1702.00万元,合计占智慧金融领域所有客户总收入的70.91%。

在商业零售领域,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格灵深瞳智慧油站业务的主要终端客户仅为中国石化一家,来自中国石化智慧油站项目的收入分别为29.93万元、694.00万元、3420.25万元和32.75万元,合计占智慧油站业务总收入的98.91%、占商业零售领域总收入的74.12%。

客户构成单一,供应商亦不稳定。报告期内,格灵深瞳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66.29%、62.44%、62.19%和65.51%,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占比较高,且供应商频繁变化。

作为一家AI公司,技术实力无疑是决定格灵深瞳经营能力与市场地位的另一核心要素。而据招股书,在与虹软科技、当虹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旷视科技等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中,格灵深瞳的营业收入、研发人员、专利获取情况均处于垫底的位置。

(格灵深瞳技术实力对比 截图自招股书)

“上述问题都表明格灵深瞳的持续盈利能力很差。”某大型投资机构负责人提醒,更加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格灵深瞳的账面上还有相当大比例的应收账款。2021年上半年,格灵深瞳应收账款达9050.1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25.37%,这意味着,即便格灵深瞳成功上市,也面临着极大的经营风险。

谁拿走了公司利润

“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系前期研发投入大但收入规模较小,以及实施股权激励产生大额股份支付费用所致。”格灵深瞳这样解释公司为何持续亏损。

而据一位曾对格灵深瞳做出尽职调查的投行人士称,格灵深瞳多年来持续的亏损和现金流枯竭,更主要的因素是,在公司盈利能力极差的情况下,还对公司高管给予过大的股权激励开支,甚至是存在公司高管及骨干掏空公司利润的行为。

据披露,报告期各期,格灵深瞳实施股权激励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97.51万元、3.01亿元、1.29亿元、5055.13万元。其中,2020年8月31日,格灵有限累计未弥补亏损为7.44亿元,其中股份支付引起的亏损为4.54亿元,占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的61.00%。

上述投行人士称,股权激励是一种提供给员工尤其是管理层及骨干以公司股权(或权益),并促使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与公司发展保持一致,避免短期获利行为的机制。我们在尽调中发现,格灵深瞳的股权激励行为已构成过度激励,这一行为带来的后果是,由于通过股权激励获得的收益过高,以至于高管和骨干或因一夜暴富而丧失斗志,公司经营日渐衰败、公司利润被掏空,“富了个人、穷了公司”。

观察格灵深瞳的股权结构,合计持股格灵深瞳13.66%的灵瞳众智、灵瞳莱客、灵瞳智源和灵瞳数源均为发行人员工持股平台,其中灵瞳莱客为离职员工的持股平台,这四家企业即为格灵深瞳实施股权激励的场所,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格灵深瞳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赵勇。

(格灵深瞳股权结构 截图自招股书)

而关于具体激励对象获授的股票期权分配情况,格灵深瞳并未对此进行穿透式披露。

“不透明的大额股权激励之下,意味着格灵深瞳内部极易借助股权激励进行各种利益输送。”对此,有投行法务人士称。

此外,亦有投资者质疑,在公司连年大幅亏损的情况下,格灵深瞳的高管拿走了大部分利润。据财报,2019年,格灵深瞳的管理费用高达2.73亿元,超出同期研发费用的3倍。

从其披露的2020年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薪酬看,共有5人年薪超过百万,其中,公司董事、财务总监王艳领取的薪酬最高,为123.35万元;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周瑞年薪107.14万元;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冯建帅年薪113.77万元;董事会秘书王政年薪106.40万元;核心技术人员罗楷年薪109.31万元。

“一家靠技术吃饭的人工智能公司,年薪最高的不是董事长或核心技术人员,而是财务总监王艳,且从招股书披露的情况看,王艳的简历并不算出众。王艳在格灵深瞳的背景令人生疑。”有投资者说。

1元转让核心技术,关联交易毛利率奇高

格灵深瞳诸多关联交易中,与驭势科技和金帮融和这两家公司的交易也引发了外部质疑。

据招股书,驭势科技是一家由格灵深瞳与格灵深瞳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赵勇共同设立的公司。

2016年2月,驭势科技设立时,出资各方分别以1元/注册资本入股。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4月,驭势科技与天使轮投资人签署了一项《增资协议》,约定格灵有限应将与驭势科技主营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以无偿或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转让或授权给驭势科技。

在这份协议之下,格灵有限将“基于双目的防碰撞视觉雷达技术”等6项非专利技术以总价1元转让予驭势科技,将“一种多目相机系统”1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人体姿态检测方法及装置”等3项正在申请专利的非专利技术无偿许可驭势科技在智能汽车领域独占使用。

对此,有投行法务人士指出,格灵深瞳实际控制人为赵勇,而赵勇亦为驭势科技重要的创始人和股东,如此无偿转让格灵深瞳的核心资产——技术专利,已经构成了两家关联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间的利益输送和对格灵深瞳公司利益的侵害。

另外,报告期内,格灵深瞳与金帮融和这家公司之间的交易同样蹊跷。据披露,金帮融和为格灵深瞳子公司天津格灵的股东,而报告期内,2018年,金帮融和还曾是格灵深瞳的第4大客户。

股东与大客户身份重合之下,格灵深瞳向金帮融和销售产品的毛利率奇高,尤其是在2018年,格灵深瞳向金帮融和销售的灵犀数据智能平台、技术服务及其他两项产品的毛利率分别高达99.36%、99.81%。

(格灵深瞳向金帮融和销售产品的情况 截图自招股书)

接近100%的毛利率从何而来?对此,格灵深瞳并未做出说明。多位市场人士质疑其存在格灵深瞳高价向子公司股东金帮融和销售产品,关联方之间输送利益的可能。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格灵深瞳的间接股东中存在3家“三类股东”:博雍1号信托、复朴协和利私募基金和复朴长鸿2号私募基金。上述投行法务人士提醒,“三类股东”实际上是一种极难穿透和还原的代持关系,这种代持行为极易在监管真空地带进行利益输送。若对三类股东清理不够,格灵深瞳上市后还极易成为庄股,操纵股价。

风险提示 文章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分享到我的朋友圈